阅读历史 |

七十年代打脸日常 第111节(1 / 3)

加入书签

只是这村子三面环山,只她们进来这处是有出口的,就像是一个收口略小的u型形状。

卫川让大家等在原地,他带着翻译、小北和秦大春先到村部去找村长。

或许是听到汽车的声音,田里劳作的村民陆续停了手里的活,结伴来到村路上。

小北冲他们挥挥手。

大人们都没什么表情,有的孩子会向小北摆手,但马上会被大人制止。

小北发现这个地区的人普遍都是黑瘦的体型,面孔也十分沧桑。

他们的这种黑瘦和沧桑跟柳树大队那些长年劳作的人还有很大不同,看起来似乎把一辈子的辛苦和四季的风沙全刻进身上脸上的纹路里了一样。

接受着村民的“夹道欢迎”,几人找到村部。

村长姓张,五十多岁瘦小的老头,虽然只会讲几句简单的汉语,但为人很热情。

在阿晃的帮助下,卫川表明来意,说是要看看是否能采到煤。

张村长直摆手,说不可能,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从未听说过地下有煤。

但卫川好声好气地:“我们就打扰几天,如果能找到煤矿,也算是造福了村里的老百姓。如果没有,给村里造成的破坏,也会相应给到补偿。”

并且拿出了地质队的介绍信。

张村长这才答应下来,并说自己小儿子会汉语,这会儿到镇上卖菜还没回来,等回来后,沟通起来就方便了。

见接洽成功,阿晃就说反正村长小儿子能翻译,便要跟拖拉机回镇上,卫川没同意,“说好了一天十块,现在才两个多小时,你明天下午才能走。”

阿晃非常不情愿,但舍不得那十块钱,只好同意留下。

卫川便问张村长,能不能提供住处和伙食。

因为这两年陆续会有人来游玩,偶尔也会借宿,谁也没有白吃白睡的,走的时候都会给钱。

为了公平起见,村长便在村子西侧带着村民建了几间房,还有一间厨房,外头打了一口水井,房后还挖了厕所。来游玩的人住下的话住宿费每人每天三块,这些钱统一交到村部,算是村里的共同收入。

饭菜要自己动手做,米面菜肉油盐酱醋可以到村部小卖店去买。如果实在想吃地方特色,可以到村民家里去买,这个收入归村民自己所有。

卫川他们人多,村长说每天一共给五十元住宿费就行。

小北听了半天,这地方有点共产的意思。

游客房没有几间,但都是满铺炕的那种,队里全是大男人,挤挤也够了。

只是这样一来,小北就没了睡的地方。

村长婆娘也是个热心的,当即表示可以让小北去她家住。

卫川猛地想到镇上那厨师跟他说,这么好看的女娃子别弄丢了。

于是告诉村长婆娘,“这是我媳妇,刚结婚,我舍不得离开她。”

村长婆娘抿着嘴笑,后来给出了个主意。

说她侄子家有间没人住的房,离她家也不远,卫川可以带小北去那里住。

就是那间房离游客房有些远。

条件有限,也只好这么将就了。

众人忙着安置一番,小北去买了菜,晚上给大家做了几样简单的。

她才要上桌,有人来敲门。

小北折回身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多岁的年纪,高高的个子,黑脸膛,长得却很精神。

那小伙子见到小北也是一愣,笑了笑,操着一口标准的汉语说,“我是阿康,村长的小儿子,来请白天那几位领导到我家去吃饭。”

动了谁的奶酪

卫川刚刚坐到桌前, 闻言站起身,朝阿康伸出手,“本来应该我们主动去拜访的, 但今天刚安置好太匆忙, 所以想明早过去的。”

阿康点了下头,伸出右手握了握,“父亲母亲跟各位合眼缘, 所以让我来请,平常有游客过来, 我父亲从未这么热情过。”

卫川便叫了秦大春,又叮嘱小北去行李里取些像样的东西出来当礼品。

小北收拾好东西给卫川递过去,犹豫了一下,“川哥,要不你们俩去吧,我在这儿吃一口就行。”

一直默默吃饭的阿晃这时候开口说, “这里的规矩, 不接受邀请是非常不礼貌的事。”

小北有些尴尬。

阿康出来打圆场, “没那么严重, 就是我母亲很喜欢这位姑娘,想着让姑娘去尝尝她的手艺。”

小北颔首, “盛情难却, 那我一起去。”

阿康家的房子在村子最西边, 是自建的二层小楼, 一楼是厨房饭堂和招待客人的厅堂,二楼是睡觉的地方。

许小北原以为这种边境小村落经济水平会非常落后,村民就算没有衣不蔽体,也就勉强混个温饱罢了。

可到了这里才发现, 这村子的生活水平比想象中好得多,村民穿得很有地方特色,看气色吃得就不错。

最让小北惊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