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4/结婚(1 / 2)

加入书签

朱贵枝不来上学,老校长比听信考古队一卡车的兵全是来抓他时的反应更大。

杜蘅说是好苗子肯定就是好苗子,怎么还给他薅了。

老校长自行车一跨,上门说和,送娃儿上学嘛。隔天朱贵枝来是来了,不出两天,人又没影。第二回,杜蘅和老校长一道上的门。

朱家门前是块坡地,一间孤屋,外带半间炕。

炕上两床油渍麻花的破被子,疤疤赖赖的搪瓷脸盆里放着做饭的案板,几把野芹菜,灶台上放一口脏兮兮的铁锅,切菜刀是砍刀。

贵枝爹有点小钱先好吃好喝招待自己,给自己补油水,三个女儿不在他用心照顾的名列。

杜蘅到地时,朱贵枝正在自家田里看西瓜。

听小妹说学校老师来了,赶紧往家里跑,把去年秋收磨的红薯拿出来,做红薯糊糊招待。干瘦的女孩在家里是整个囫囵的娘,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两个挂着干鼻涕的妹妹把她衣服角都扯长了。

才开锅,一人盛一碗,贵枝爹回来了。

男人今天撞大运,有根红牡丹香烟别在耳朵上,哼着小曲儿,一看家里来的是什么人,香烟取下来在鼻子前一来一回抹着闻香,先把话说死。

“我娃岁数不小,要讲女婿,读书读个球,谁个能读成大学生。”

“话不是这样讲,杜老师夸你娃呢。”

“夸我娃能咋的,学成杜老师这样管球用,再到哪个麻雀不搭巢,野鬼不下蛋的地方给人做老师?”

老校长憋不住,气到跺脚:“你这人,肉票也收了,说好送娃娃上学的,怎么说话不算数。”

贵枝爹嘻嘻笑,一脸的无赖,一身的油气,让老校长当他放屁。

又看杜蘅。

她静静坐在破凳上,捧着碗面糊糊,一直没话。

“杜老师,你说说读书有个球用?没用嘛。读书能变出钱不?你们要是能空手变个钱给我看看,我就送娃去上学,行不行。”

说着把烟条别上耳朵,喊大女儿给装一碗红薯面糊糊来,孝敬孝敬你老子。

朱贵枝已经无地自容。

她爹还在嘀咕。

“女娃结婚是正经。”

“再过几年,没人要了,烂在手里哪个赔嘛。”

“杜老师你男人找得好,陈指导员有本事,我娃还没你这个命呢。女人就得靠个男人,踏踏实实过日子。”

老校长第一个不同意。

老脸不要,挨家挨户招徕,为孩子们能上学,尤其是女娃。

那么多娃娃,没几位知青老师还真撑不起台架子。别说杜蘅,任何一个老师,他也不允许别人这样说。

“你是做爹的人,咋能说话不算数?”

“算球数,我又不读书,打小不识数。你们空手变出钱来,我让娃上学。”

“太不像话了!”

眼看老校长越来越生气,朱贵枝来拉亲爹,男人扯直脖子囔道:“变不出钱,读书算球用!变钱来,我让娃上学!你校长你不讲道理。吃我家红薯面糊糊还没跟你算钱。”

“谁个不讲道理?!”

老校长血压飞升,急得面孔通红,角落里的女声恰好在这时响起:“变出钱,就让贵枝上学是吗?”

两人一起沉默。

满屋子五张脸,齐刷刷看向杜蘅。

贵枝爹又把红牡丹香烟抽下来,在鼻孔下来回扫,他就不信,杜老师你还能变戏法呢,咋的,书上还教这个?

男人满口答应。

仿佛英雄气概上来,捶胸口,打包票,你杜老师有能耐,变来看看,他也说话算话。

亲爹越是粗鲁,朱贵枝越是抬不起头。

“杜老师……”

杜蘅对她点点头,表示不用担心,转脸和老校长说,既然学生家长发话了,后天是礼拜天,想请他来做个见证。

老校长发懵。

真变钱?怎么变?

老校长犹犹豫豫,贵枝爹看在眼里,爆发出不客气的笑声。

“行嘛,杜老师,你厉害。你变出钱,我让娃上学。我要赖账我就是老狗日的,老王八养的。”

“你说的对。”

杜蘅接得很快。

贵枝爹一愣,老觉着自己好像被骂了一下。

到底骂没骂。

不知道啊。

隔天,满坝子都在传,杜蘅杜老师要空手变出钱来,朱贵枝爹答应变出钱就让女儿上学,要是赖账,那他整就一个老狗日的,老王八养的。

大热的天,距离秋收还有一段日子。

村里正没热闹凑,一传十十传百,传得热热闹闹。

明天杜老师要县城上变戏法。

空手变钱,多新鲜。

老校长对于自己散播消息的本事很满意,认为基本达到杜蘅要求。老人家嘴有多松,该让后生见识见识。

办成之后在家边喝砖茶边觉得杜蘅说得对,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