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节(1 / 5)

加入书签

不多时,船只在码头靠岸,林纯鸿带着周世亮、李光祖、楚文山三人逶迤而行,来到了枝江县衙。

这县衙满眼斑驳之色,破败得不像话,让林纯鸿暗自腹诽:官不修衙,什么狗屁规矩,搞得衙门与狗窝一般。

腹诽归腹诽,面子上的事还得走一遭。林纯鸿在衙役的带领下,首先去拜见县尊大人包哲东。包哲东面色冷冷,尽说些场面之话,不到盏茶功夫,便端茶送客。

林纯鸿暗思道:看来自己依靠荆州知府何之源的关系,夺了典史之位,让这位进士不满了。

林纯鸿也不放在心上,恨老子又如何,老子照样快快活活的做自己的官!

旋即,林纯鸿又去拜见主薄大人谭杰希。谭杰希主管一县钱粮,多多少少知道点林纯鸿的实力,因此言语之间还算客气,不停的强调:“以后枝江的钱粮全靠林大人了。”

这让林纯鸿的心情好了不少,看来这位主薄乃是明智之人。

与谭杰希说了一些没有营养的话后,林纯鸿来到了自己的署厅:西司。在整个西司,林纯鸿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这不,捕头史超、狱头何淼率领一众捕快、狱卒早就在西司等候多时,恭迎林大人上任。

大伙这么给面子,林纯鸿当然秉着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原则,不仅邀请众下属赴酒楼喝酒买醉,还在酒席上明确表示:以前的事情怎么做,以后还是怎么做,自己绝不会动捕头和狱头的一亩三分地。

众皆大喜,只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好官,言语之间简直要把林纯鸿当再生父母看待。

林纯鸿当然看不上捕头、狱头之类的小利,他在乎的是借典史之名,行非常之事。典史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管理弓兵。这样,林纯鸿在清江沿岸和百里洲蓄养的私兵,就成了枝江的弓兵,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使用武力,以免被人诬陷为谋反。

再则,林纯鸿现在急缺人才,他准备打着典史招属吏的旗号,公开在枝江县招募人才。

最后,最重要的是,林纯鸿发现,在现在的大明朝,官府的势力从未到达乡村,所有乡村的治理完全依靠当地的绅士阶层,也就是所谓的地主。他准备将自己的势力深入到乡村,取代绅士来治理乡村,彻底架空整个枝江县官府。要把势力深入到乡村,当然需要名头,这个名头就是借维持治安,将自己的人马派到每个乡村。

至于包哲东、谭杰希,无论他们对自己持何种态度,林纯鸿根本不放在眼里,他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典史的名头,这也是他费尽心思花费银子谋取典史的原因。

※※※※※※※※※※※※

不说林纯鸿在那里费尽心思挖枝江官府的墙角,且说新年将至,工人们放了假,纷纷赶回老家过新年,这里面就包括二杆子。

二杆子是个实诚的人,成婚以后,老婆给他生了胖大小子,让他整天合不拢嘴。现在老婆又怀上了,挺着肚子转来转去,更是让他骄傲自豪,听村里的老人说,那肚子的形状肯定又是一个放牛娃。

现在二杆子早已不再亲自伐木了,又升任了鸭子口货栈副总管,工钱可不少。这不,到了年底,还分了二十多两的红利,按照郭总管的说法,就是林老板照顾大伙,让大伙过个好年,以后工作用心了,林老板获利更高,就会给大伙发得更多。

二杆子大名顾秀林,乃夷陵附近顾家庄的人,与他一起回家的还有一个婆子顾大嫂,和他是一个村庄的。在宜都与大伙分手后,顾秀林和顾大嫂便从陆路回家,他们嫌水路太慢。

顾秀林急着回家看自己的小子,也急着想把增发了二十多两的红利告诉媳妇。他很享受媳妇听闻多发了钱的惊讶,估计每个男人都希望老婆有这样的表情。

实际,他更想告诉媳妇的是:过完年,就和爹娘迁居到百里洲去!

顾秀林之所以这么笃定家人一定会乐于前往百里洲,是因为林纯鸿告诉大伙:凡是和他签订了契约的工人,都可以带着家人到百里洲租种田地,一人不准超过十五亩。租的土地每年只需将一石粮食按照时价的六成卖给林纯鸿即可,其他任何税金和租金都没有。顾秀林打听过了,百里洲那里的土地还算肥沃,一般冬天时便可以种冬小麦,来年三四月份,可以将棉花苗套种在麦地里,待到小麦收割后,棉花苗就长大了,九月份采摘棉花后,又可以种植冬小麦。而且一季的小麦亩产两石左右的粮食,采摘的棉花也有将近一百斤。虽然这些远远比不上他的工钱,但对于重土难迁的老百姓来说,吸引力相当大。一石粮食按六成的时价收购,那岂不是基本上就没有缴纳地租?这个帐顾秀林算得很明白,毕竟,他学算术的日子也不短了。

顾大嫂手里的钱可没有顾秀林那么多,年底就拿到了五两多银子的分红。但就这五两多的银子也让顾大嫂高兴不已。想想自己的丈夫和儿子辛辛苦苦一年,种的粮食交了税收和地租后,就所剩无几,自己就相当满足。

现在她在家里的地位可高了,以前经常揍他的丈夫对她也客客气气的,真可谓相敬如宾。顺带着,乡里的婆子们也经常找她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