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男主一刀捅了我(穿书) 第36节(1 / 3)

加入书签

苏霁思量再三,道:“下个月的燕窝、人参,一应药膳,先都提前发给各宫妃嫔,腾出些位置来。实在不行,就拿出些不值钱的药材,熬成粥啊药汤啊什么的,发给宫女太监喝了。最近南边儿不是闹时疫么,就连京中都有三三两两的病患,王尚宫问起来,你就说是为了宫中安全,强健宫人体质,提前防范着。”

“这名头倒是巧,王尚宫也没甚么可说的。”杏儿道,“可是姐姐何必巧立名目,只为了给楼女史的一堆东西腾地儿呢?”

因为她惹不起啊——苏霁沉沉地叹气。

苏霁正叹息着,却听外面又有人来报:“苏司药,楼女史说需要几个人清点,便临时调了几个宫女过去帮衬着,您看……”

苏霁扶额,楼女史真可谓得寸进尺啊。

“只许调三个人,不许再多了。”苏霁强调着,“司药局的人手也不是那么宽裕的。”

那人称是正欲走,却闻身后传来一个慵懒柔媚的声音:“我宫里人手倒是充裕得很,若是楼女史想要调,就往我咸福宫调人罢。”

苏霁一瞧,赵嘉柔一身青烟绿的丝绸裾裙,脚下一双蜀锦的绣球鞋,扶着宫女,便缓缓走了过来。

“嘉柔?你怎么来了?”苏霁问,复又叹气,“你不省得,这楼女史与我有嫌隙,此番是刻意刁难我的。现下她背后有人,得罪不起的。你又何必出头,讨这个嫌?”

赵嘉柔捏住了苏霁桌上的笔,信笔写了几个字,道:“我正是知道这些,才来的。”

自赵嘉柔给楼女史调了十二个宫人去,楼女史便再未缺过什么,苏霁这里倒是清闲了许多。

只是世道却不大太平,南边儿的时疫愈演愈烈,苏霁听外头的太监说,时不时便有逃荒来京城的流民,不过几日便断气而亡。而宫廷内也增加了洒扫的次数,每日用石灰,陈醋撒在皇宫角落,一时间,宫内人心惶惶。

苏霁一听那形容,寒战、高热、乏力、头痛,还有最典型的疱疹结痂,形成痘疤——这不就是天花吗?

这种烈性传染病,在古代可谓大杀器,根本就没有任何治愈的办法。

苏霁啧啧,在古代,命如草芥。

-

“那群官吏真是喂不饱的狗。”太子搁下笔,看着眼前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折,连连叹气,“他们连这赈济时役的款子都不肯让让步,不能缺了他们一块肉。”

“这都是惯例了,谁管这款子是做什么的。”十九皇子“哗啦”一声打开折扇,斜倚在贵妃椅上,“何况他们之所以敢这么放肆,终归是背后有人,得罪不起的。”

“本宫是担心这时役,御医也未曾见过,又是这样来势汹汹。就连南方诸县,听说都已有了同样症状的病例。”太子忧心忡忡,“一个不慎,酿成巨祸,殃及国本。”

“皇兄,平素你都是持中庸之道,明哲保身,我倒还奇你这次怎么会主动揽下这费力不讨好的事儿,竟是因为这个。”十九皇子恍然大悟道,“不过,这事最终定谳也不在咱们,上头是怎么想的?”

“圣上也是焦头烂额地很,他在京都主持大局,我去南方稳定人心。”太子道,“不过,天威难测。谁都想将这时役治好,可是又哪里来那么多银子呢?”

“银子,银子……”十九皇子将折扇阖上,不住地拍打着自己的脑门,道,“银子是个好东西,可是也并非最要紧的。粮食、药物,若是真的闹大了,可就不是钱能买来的。”

“本宫已向父皇禀报过了,只盯着那几大商贾,绝不许他们哄抬物价。幽州几队人马也接到了消息,直奔疫区,以防有小人趁机生乱。”太子一边道,一边翻着面前高高摞起的折子。

“京中时疫渐有抬头之势,就连宫里都有个太监染了病,张贵嫔来问我,如今我便将原话问你们!”一大早,王尚宫便召集了六司之人,如今她双足并立,口舌生疮,一副急得不得了的样子,呵斥道,“时疫早便有了消息,你们可曾想过什么应对之策?可曾身体力行地做过什么?都是一群没眼力价的,非得上头提醒了才知道着急。”

苏霁站在头里,低垂着头,与十几位六司领事一同挨训。

“你们全都学学苏司药,人家早十日前,便来我这里禀告,开了强身健体的方子,熬成汤药给宫人们服下。”王尚宫道,“若不是苏司药做了这个,张贵嫔问话,我都无法回复她。”

苏霁恍然抬头——自己为了腾地儿才出此下策,没成想竟歪打正着,在王尚宫那里记了一功。

不过,那些汤药全是她随意开的,倒是吃不死人,但对于预防天花,可是没什么疗效。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药能治愈天花,所有的“灵丹妙药”都只不过是安慰剂罢了。

“既如此,就由苏司药带领着,将那个染了时疫的小太监的尸首料理了罢。”王尚宫微微一笑,静默地瞧着苏霁,言语中满是不可拒绝。

果然,王尚宫无缘无故夸她,背后肯定是有问题!

苏霁不得已应了一声,等女官四散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