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6章 金大侠登门拜访(2 / 2)

加入书签

的小说背景宏大,无法将其在短短的90分钟内呈现出故事要点,再者香港市民通过《明报》连载已经熟悉了他的小说情节,在这个时候改编的话恐怕会吃力不讨好。

有种说法叫做先入为主,更有种说法叫做“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娱乐活动本就缺乏的70年代香港,大部分市民都会通过报纸和电影来打发时间,而金庸从1955年创刊《明报》开始连载《书剑恩仇录》后,每天购买《明报》跟读金庸的小说已经成为十几年来香港市民的习惯,可以说他们对金庸的小说已经熟到不能再熟悉!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武侠,在王小虎的前世记忆中,电影作品在改编金庸小说的成绩上总是差强人意,几乎没有成功的范例。可能有的朋友会说《笑傲江湖》,但是《笑傲江湖》几乎把原著小说改得面目全非,金庸非常不满意徐克对于自己这部作品的如此改编。为此还曾公开披露这种不满。试想如果王小虎现在改编一部金庸的小说,你让他拍那部比较合适?

没的选择!即使是徐克的《笑傲江湖》原版拿出来也不符合当时的大环境,倒是有一部《鹿鼎记》现在能迎合香港市场,(港民当时好赌成风。)但是星爷还没有长大,总不能随便抓个人来做韦小宝吧?有些东西能成为经典不是没有道理的,这让王小虎很为难,有时他都在心里发愁,若是自己重生在80年代的话,电影市场也成熟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明星们也活跃了,唯独这70年代最尴尬!

就在王小虎发愁的时候,金庸说话了:“若是连你这千万编剧都不敢操刀的话,恐怕就没有别人敢动我的小说了。”金庸说完叹口气继续说道:“哎,本来满怀希望而然,料不到小虎你竟也无从下手,看来我这小说卖不出去了!”

“查先生千万别这么说!”王小虎看到金庸失落的神情有些不忍,安慰道:“您的小说我本本都读过,其中的情节和魅力让我大为折服,只是您的小说篇幅巨大,若是用电影展示的话难度很高,恐怕要拍成一系列来完成。”

“那就拍成系列片也好!”金庸看着王小虎笑着说:“若是没有难度的话,我怎么会过来找你呢。”

“查先生说笑了,我刚才只是说出了其中一个困难,从您的第一部《书剑恩仇录》开始,每部小说都有一些神话般的场面,比如老顽童斗鲨群,杨过狮子吼镇住万兽等等,这些都是要靠先进的电脑技术来完成的,即便现在有这样的技术,它的价值也是非常昂贵的,除此种种,一部小说想要完整地搬上银幕,要经历地困难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

金庸的神情再度黯然,他的心情非常糟糕,王小虎对此也没有办法,他现在要做的是迎合市场来拍摄商业片,而不会费尽周折拍摄一部不讨好的影片,这对还未稳住脚跟的协和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不过他也不想错失金庸这个摇钱树,沉吟了片刻后说道:“不如这样吧,既然查先生如此看重小虎的改编本领,那小虎就尝试写个本子出来。”

“如此再好不过了,不知道你想改编哪本?”金庸的目光再度聚焦在王小虎身上。

“查先生可能误会了,我说的剧本可不是电影的呢,而是电视剧剧本。”王小虎笑呵呵的说道。(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lt;a href=a href=&ot; tart=&ot;_bnk&ot; tart=_bnk≈gt;≈lt;/a≈gt;,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