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4章 演员要各省武术运动员(2 / 3)

加入书签

天廖公说你要拍摄少林寺的题材,需要大量的武术运动员对吧?”

王小虎点点头说:“对。这些运动员需要在国内各省武术队里挑选。”

王小虎最近一次看《少林寺》是在15年前,也就是重生前的2003年,虽然剧情记的很清楚,但是里边的演员除了于海、计春华、孙剑魁、丁岚之外,其他忘记的七七八八,而拍摄这部电影需要动用二三十个演员,王小虎可记不住他们的详细姓名,所以他必须要重新对运动员进行把关。

即使他想挂个闲职偷懒,最开始也得认真点,把演员选出来,拍摄几组镜头不是?

“哦,好的,我尽快安排好。”黄镇赶忙将这件事记录在笔记本上,他可不比王小虎这种年轻人的记忆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黄镇从事多年工作来的最大收获,只要将事情记录好,然后根据主次筛选确定谁先谁后,那办理起来效率也会高,也会让眼前这位爷看到文化部在全力配合。

“还有其他事情吗?”黄镇问道。

“那个分成的事情。”王小虎毫不客气的说。

“再议再议,我们正在和上面再度沟通。”黄镇忙道。虽说上一次已经谈妥了票房分红标准,但是那次的比例是4:6,而这位爷这次开口是5:5,不好好讨论一番的话,黄部长可不敢自己下结论。

等黄镇部长快速在记录本上写下后,王小虎站起来拍拍屁股说:“临时就这些事情,《少林寺》可以适当的放慢点速度,毕竟国内的观众对《神话》的新鲜劲才刚开始,等第一轮全国范围的公映结束后,再推出《少林寺》也不迟。”

黄镇知道王小虎说的这话一点都不假,当下又将这条记录下来,怎么说人家也是国际大导演,在票房数据方面很有发言权,这些事情黄镇还是需要虚心向王小虎讨教的。

“我都会安排好的。”黄镇部长感觉自己就像王小虎的下属,完全没有一国文化部长的威严,虽然这种感觉很奇怪,却始终找不到根源所在。

等王小虎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黄镇忽然拍了拍脑门,惊讶的说道:“小王,你先等等。给你看看这个东西。”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案,走过去递给王小虎。

王小虎看过文案后微微一愣,旋即笑着说道:“呵呵,那我可要感谢黄部长的好意了!”

这份文案其实是文化部最近两天赶制出来的,核心内容是安排香港协和电影公司总裁王小虎先生认祖归宗的详细策划,其中有帮着修葺王家祠堂一项,有全程录像、全面新闻报道等等,甚至连在平陵公社安排三天酒宴的事情都考虑在内。

由于王小虎这一支的族谱寻找不到,而政府方面又不好组织这种寻找族谱的事情,只好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弥补,当然,这些事情不会由文化部方面来完成,而是偷偷将资金交给地方上,让地方“自发”来促成这件事情,足见文化部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啊。

“小王你为我们国内做出如此多的牺牲,我们做这些事情都是应该的,应该的。”

黄镇部长也笑呵呵的说道,话说如果不是赵刚及时对上面汇报,上面连夜开会研究下达命令的话,黄镇还真不敢如此铺张浪费呢。现在上面的命令只有一句话:尽量让王小虎满意。

这满意到什么程度,黄镇部长还真没有个心数,多亏了赵刚一句话提醒了黄镇部长,赵刚当时说:“老王这人吧,有点念旧,有点迷信,有点儿反正咨询一下当地的风俗习惯折腾就成。”

好嘛,全文化部折腾了整整两天,电话打了不少,让济南文化部到平陵公社龙三村进行实地考察,光调查就做了一上午,然后立刻汇报上来,这才有了王小虎手里这份文案。

“辛苦你们了。真的,挺感谢大家为我这点小事操心劳神的,中午我请大家到北京饭店搓一顿。”

不知道为什么,黄镇部长听到这话有点热泪盈眶的冲动,不容易啊,这几天的辛苦没白费啊!

这几天平陵公社的王振戎一家开心的不得了,因为自从那位香港的亲戚来家里一趟后,如今自己这破家烂院天天都有村里人光临,今天这个说到时候摆宴出凳子,哪家借桌子,谁家出自酿的老酒,谁家贡献两头猪

总之,以前王振戎家很破落,鲜有人登门拜访,现在连门槛子都快被村里人踩破了。就在王振戎打算抽空维修维修的功夫,公社社长大人来了,一看王振戎折腾这玩意,当下不高兴了,把王振戎拉到一旁。

“振戎啊,弄这破玩意做啥?回头盖红砖大瓦房,就是前出厦一米五的那种,六间房够不?”

王振戎咧咧嘴说:“社长,俺家没钱啊。”

社长说:“谁让你出钱了,咱公家帮你盖,不要钱!”

“真的?”王振戎眨眨眼不相信。

“骗你还是咋的,不仅给你盖新房,那个王家的祠堂好像还没有吧?经过开会决定,打算在村南头,就是靠马路那块给你们盖个祠堂。”

社长掐着腰豪迈的说着,好像规划他们家自己的祠堂一样上心,又说到时候用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