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今晚去我那里,嗯?”(1 / 3)

加入书签

海市富饶繁华,是富人与政客的天堂。外来人口基本都聚集在靠近东郊的城中村,原因无它,这里的房租对比其他地区相对便宜许多。

戚喻一家五口居住在这边一套三居室的小平房里,加上院子总计八十平方,这么一套破旧的老房屋,虽然租金比其他同样条件的地区要便宜一点,但要负担起来还是有一点点吃力。

东郊人多热闹,摊贩都喜欢来这边摆摊,久而久之,就自动形成了一个小夜市,每到夜晚,东郊就开始烟雾缭绕,香味扑鼻,随处可见的小吃摊,让晚归的人有方便果腹的地方。

摊贩热情的面孔,食客褪去一整天的疲累,和亲朋好友或开怀畅饮,或高声谈论,喧嚣热闹。

一栋栋老旧的房屋,有些脏乱的环境,做着廉价劳动力的底层人民,在这个寸金多土的城市里,算是有了容身之所。

戚喻穿过热闹非凡的街道,她家就在最里面的地段,每天路上都要经过一个大垃圾池,苍蝇环绕,老鼠成堆,又脏又臭,那些老鼠不怕人,有时候甚至还会跑到人类的脚边吓人。

回到家的时候,成兰刚好做好饭菜要端到饭桌上,看到戚喻,连忙招呼她去洗手,“宁宁回来啦,可以吃饭了,先去洗手哈,还有个汤在在灶台上,我现在去端出来。对了,你舅舅舅妈厂子忙,开始要搞两班倒,今晚开始他们上夜班,他们已经上班去了,不用等他们了。”

戚喻疾步上前接过盛满热汤的汤碗,回应着,“好嘞,外婆,烫,让我来。”

晚餐两菜一汤,简单的西红柿鸡蛋汤,散发着香浓的热气,一个炒红薯叶,一个西蓝花炒肉,简单又温馨。

祖孙俩边吃饭边分享每天的见闻,已经是她们每日的固定互动,戚喻边给成兰夹菜,边听到她说,已经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的表哥,明天会回来。

真的是太好了。

他们两兄妹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了,俩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甚好,戚喻很期待他回来。

成兰慈爱的往戚喻碗里夹了两块肉,关心道:“去补习班半个月了,怎么样,能跟上老师和同学的进度吗?累不累,难不难啊?和同学相处怎么样?”老人有些絮叨,但是句句都是关心。

戚喻点了点头,往嘴里送了一口饭,“很好,老师讲课方式轻快,我们接受比较快。”

“不累,不难。”

“和同学…”戚喻卡顿了一下,想到了今天早上的事,眼底暗了下来,“相处得很好,你不用担心。”戚喻没敢和她说今早发生的事,怕她老人家忧心焦虑。

“外婆你放心,我会好好学习,争取考上个好大学,以后毕业了,找份稳定的工作,孝顺您和舅舅舅妈。”戚喻安慰着她,让她放心。

她抬头看了一眼墙上有些年份的挂钟,忽然脸色一变,低头急匆匆往嘴里扒饭。

成兰看她一副急急忙忙的模样,盛了碗汤,吹凉之后放到她面前,“慢点,慢点,吃那么急做什么,对消化不好。”

戚喻端起汤碗一饮而尽,“来不及了外婆,现在七点四十,烧烤店八点开始忙碌,从家里过去要十分钟路程。我吃快点,八点之前要到陈叔的烧烤店,迟到不好。”

“都是因为我,拖累了你,苦了你。”成兰抚摸着她的头发,语气自责,眼角带上了泪珠,“都是因为我这副身体不争气,不然你现在,都已经念大二了……”

戚喻连忙打断她,“外婆,你别这么说,你的身体健康最重要,知道吗?其他的都不重要,而且我现在不是也重回课堂了吗?”

“唉。”成兰自责的发出叹息。

戚喻匆匆扒完碗里的饭,将碗筷收到洗碗池,边往外走边叮嘱成兰,“外婆,你吃完碗筷放着,我下班回来再收拾哈,”在出门之前,戚喻又返回来亲了成兰一口,“外婆拜拜。”

“你这孩子,”成兰摇头失笑,不放心的叮嘱道:“路上小心,做事谨慎点,不要受伤。”

“我知道的,外婆放心。”

匆匆赶到烧烤店,刚好八点,这会儿客流量开始变多,摊位上已经坐了不少桌的客人。陈叔在烧烤炉前忙碌着,一只手飞快转动手里的把串,另一只娴熟的撒上各种调料。陈婶边叫桌号边上菜。

陈婶看到她来,连忙招呼,“小戚来啦,快快,今晚这个点客人就开始多了,我俩忙不过来,你先去给八号,十号桌点单。我进去炒粉炒菜。”

“好嘞,陈婶。”戚喻边麻利给自己寄上围裙,边抄菜单去给客人点菜。

等客人们都点了菜之后,戚喻按照单子分别捡好菜品,这样让陈叔的烧烤进度会快许多,然后按着客人的需求上酒上饮料。

一个晚上,戚喻像个陀螺一样不停转,陈叔是退伍老兵,退伍回来,开了这个烧烤店,因为好吃实惠,干净卫生,渐渐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口碑做起,生意越来越火爆,每天起码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收摊。

两口子因为实在忙不过来,贴了个招工广告想招个帮手,刚巧那天戚喻路过看到,上前自我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