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章 回忆一(1 / 2)

加入书签

崤山,道家星明湖畔,一个身着蓝白道袍的少女正在挥舞手中的长剑。

她无精致发髻,也无钗环叮咚,只是简单的用白色丝带将头发束好,道袍的样式简单,并无过多修饰,但绣着暗纹的布料,彰示了女子身份的不凡。即使是这样简单的装扮,也难掩女子的丽质,黑发如瀑,肌肤如脂,一双杏眸流光,秀挺的鼻下是点淡粉色的樱唇,这张容颜虽算不上倾城倾国,可是道家那清冷,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与之融合后,却恰到好处。

她握着那把通体青碧的长剑,右手轻挑,剑尖一点,瞬息的功夫,剑锋便向下盘连点数下,手腕轻翻,剑锋便由下及上,直攻人的面门,轻灵飘逸,挥洒自如,剑气激起湖水片片涟漪,落叶点点。

“好!好!好!”一连三个欣慰喜悦的好字,松拢子抚着长须,“瑶光啊,你的三才剑法精进不少,连你的师兄们也及不上你,怕是不日要赶上我这老骨头咯!”

“师傅你又打趣我,我还有的练呢!”我浅笑着收回了剑。“师傅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最近似乎并无新的招式需要您考教一番。”

“咱们天宗虽说不问世事,一心向道,可修炼不仅仅是招式、内力的修炼,最重要的一环,是修心。只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此前几代天宗之人都避世自封,本来人宗与我们差距甚大,我们一再封闭,他们却在江湖上走动不断,这差距竟然也越来越小。”松拢子长叹一口气,“终究是路走得窄了,心境不够开阔,徜徉万物,心随天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所以师傅的意思是,希望我去江湖上历练?”我想了想,有些迟疑不定。

“可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必要!”我固执地说,“我喜欢函谷,只想待在这儿安心修炼。”

“瑶光啊,这就是为师一定要你出山的原因,你已经十六岁了,过了及笄之年,且将是天宗的下一任掌门,很快很快,世间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师希望你去感悟一番,能更好的带领天宗走下去。毕竟,届时,天宗恐怕不能独善其身。”松拢子感叹。

“是,师傅!我必不负嘱托!”我斩钉截铁答道,忽的又茫然了起来,下山,下山去该做什么呢?山下面是什么样的呢?要不问问师傅,刚一抬头,便发现师傅的身影已快消失殆净,“去吧,瑶光,东西和风都准备好了”声音似乎像是从远处传来的。

和其光,同其尘师傅又用这一招,我嘟了嘟嘴,总有一天我也能学会的!

不一会儿,一个身量不高的小丫头跑了过来,约莫10岁,“师尊,师尊,师祖让我给你送东西来”说罢递了一个小包袱,“师尊你要走了吗?和风舍不得你”

“和风,你乖乖跟着师叔师伯修炼,我很快就回来了,到时候给你带礼物,好吗?”我俯下身,摸摸和风的头,不光是舍不得函谷,我还舍不得我的小徒弟呢。不过。既然答应了师傅,我就一定要去做。

“好吧,师尊你快走吧,再不走我就不要你走了。”和风委屈着一张包子脸,可怜巴巴地。

我强忍下心中的不舍,暗暗运功,丹田提起一口气,足尖轻点,几息之间便离开了星明湖。我继续运功,半个时辰过去了,终于来到函谷外。我打开包袱,发现里面有一张地图,地图很详细地标注了各个势力的划分范围。

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墨家、农家我暗自思索,直接上门去他们的势力范围似乎不太好,那就先去魏国的大梁吧,据说是七国中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去看一看世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在那里,我将遇到一个我生命中最爱也最恨的男人。

用轻功赶了几天几夜的路,风餐露宿,虽说我并不介意,但还是觉得有地方洗漱一番更好。快接近城门后,官道上的人越来越多,跟随着人群,用师傅准备好的身份证明,我穿过城门来到了大梁。进入大梁城,我却发现人们大都往西边走,只有几辆马车往东边去。

我感到十分好奇,悄悄来到东大街,这里路上行人寥寥,高楼大门毗邻,雕梁画栋尽显奢靡之风,还有许多巡逻的卫兵不时经过。我推测这里应该是魏国达官贵人的居住地,又瞧了瞧,撇撇嘴,没什么意思,便离开了。

西大街就不同了,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两边有这各种摊贩,贩售着一些对我来说非常新奇的小玩意儿,我这摸摸,那看看,在天宗不曾展露的少女心性自然流露,却不知这样的娇憨的风情落在别人眼里是多么吸引人。

突然,我闻到远处有一种甜甜的香味,习武之人五感敏锐,我忙的冲了过去,发现是一种黑色的米糕,“这是什么呀?”我不由得好奇的问道。那小贩看着我,愣了愣,脸红着呆呆地说,“这这是楚国的米糕,是用楚国特别的黑稻米做的,还加了蜜糖。姑娘姑娘您要尝尝吗?”说罢便递给了我一块。

我礼貌地道谢,伸手接过来尝了尝,入口即化,香甜软糯,是我以前从未吃过味道,和风那孩子一定喜欢,可惜太远了,食物肯定带不回去,我又问道“多少钱?”虽说我在天宗从未用过钱,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